京东美团必有一战,号角已经吹响

京东与美团的即时零售之战

在“减负”取得初步成效后,京东将目光投向了即时零售市场,与美团的直接竞争已不可避免。承认“京喜”的失败,是京东上半年最明智的决策之一。今年第二季度,京东严格控制财务支出,减少各类开支,最终实现了经营利润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0%。然而,尽管业绩亮眼,京东仍面临诸多挑战。

京东的挑战与机遇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寒冬,消费者购物热情下降,京东的主营业务受到了冲击。与此同时,“京喜拼拼”等下沉市场业务的收缩和裁撤,也反映了京东在这一领域的探索遭遇了挫折。京东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表示将重点关注即时零售市场。京东CEO徐雷指出,用户对按需交付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这将推动京东更加重视即时零售市场。他表示:“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业务的消费者渗透率,以及新业务的质量和交付表现。虽然短期内我们不考虑GMV表现,但我们确实看到京东即时零售业务的GMV正在沿着良好的轨道增长。”

即时零售市场的巨大潜力

即时零售市场不仅限于外卖,还包括连锁品牌店、商超便利店、鲜花店、蛋糕店、药店和生鲜店等多种场景。消费者对即时、快速的配送体验需求日益增长,这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据浙商证券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即时零售行业有望达到万亿元规模,覆盖2.57亿消费群体。

美团的优势与策略

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自营模式如美团买菜、叮咚买菜和盒马鲜生,平台模式如美团闪购、饿了么和京东到家。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流量池和配送网络上。

美团的核心业务涵盖了餐饮外卖、酒店民宿、旅游交通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庞大的流量池。美团闪购可以复用美团外卖的运力资源,包括骑手人数和配送效率。此外,美团在外卖业务中积累的运营和地推经验,也可以应用于美团闪购,从而降低成本并推动商户的标准化扩张。

京东的应对之策

京东在即时零售市场的主要优势在于SKU、品牌和仓配体系。尽管流量暂时落后,但京东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吸引新用户。然而,骑手资源是京东亟待解决的短板。京东到家需要进一步降低骑手成本,才能释放盈利空间。

达达集团作为京东即时零售和配送的重要合作伙伴,将在京东的即时零售布局中发挥关键作用。2016年4月,京东牵手达达,随后不断增持,成为达达集团持股超过52%的最大股东。今年3月,京东正式并表达达集团;8月,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

并表后的今年第二季度,达达总营收为2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其中,达达快送净营收为8.16亿元,京东到家净营收为14.66亿元,同比增长66.3%。这表明京东和达达的融合已经初见成效。

未来的竞争格局

尽管达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京东的短板,但与美团相比,京东在骑手数量和配送网络上仍有较大差距。据浙商证券研究所统计,京东到家+达达的骑手数量刚达到百万量级,而美团平台上的骑手数量约为527万人。

京东即时零售业务的主要流量入口是京东APP,但京东APP的消费场景较为单一。相比之下,美团的消费场景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餐饮到单车,几乎无所不包。未来,京东到家需要在线上、线下等渠道发力,进一步推广自己的品牌。

即时零售的最终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更贴心、更快速的服务。平台如何与商家实现友好合作,建立更广泛、更团结、更开放的生态关系,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当商家、消费者和配送员都能在某个即时零售平台的生态中受益时,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京东和美团在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谁能赢得这场战争,取决于谁更能赢得用户和商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