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 7.0 狂战斧改动深度解析:机制详解与影响分析
在《Dota 2》的世界里,每一次版本更新都像是给玩家们递上了一把新钥匙,开启不同的游戏体验大门。7.0版本的更新,更是让许多老玩家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其中,狂战斧的溅射机制改动尤为引人注目,从固定的120度扇形范围转变为更为复杂的三参数锥形范围,这不仅改变了游戏中的战术布局,也让一些经典操作成为了过去式。比如,火猫的狂战无影拳,曾经是无数对手的噩梦,现在却因溅射范围的缩小而威力大减。这一变化不仅考验着玩家的操作技巧,更对团队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改动究竟带来了哪些具体影响?又该如何适应新的游戏环境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7.0狂战溅射机制由固定120度、单一距离参数的扇形范围改为了由三个参数控制的锥形范围。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图
狂战斧的三个参数属性
起始范围:150
结束范围:280
距离:520
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狂战溅射目标需要更多的技巧性,之前的120度溅射机制,面对攻击者的都会被溅射,而现在初始范围更小很有可能溅射不到。
特别是火猫,之前的狂战机制几乎可以让火猫无影拳到所有人,而现在,狂战无影拳能打出的伤害会大幅降低,一刀之灵彻底成为历史。
船长水刀溅射使用更具技巧性
附:7.0全分裂分裂范围
狂战斧:
起始范围:150
结束范围:280
距离:520
授予力量(马格纳斯):
起始范围:150
结束范围:240
距离:460
长大(小小):
起始范围:150
结束范围:400
距离:600
潮汐使者(昆卡):
起始范围:150
结束范围:450/500/550/600
距离:675/750/825/900
巨力挥舞(斯温):
起始范围:150
结束范围:300
距离: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