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这四个字背后承载的不仅是惊心动魄的冒险,更是对人性深处的探讨与反思。从最初的洋馆探险到如今的贝克家族悲剧,每一部作品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在极端环境下,人究竟能否保持本心?《生化危机7》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我们熟悉的“英雄”叙事抛诸脑后,转而聚焦于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挣扎与无奈。它不仅还原了系列早期的恐怖氛围,更深刻地触及了阴谋论、社会黑暗面以及个体命运的主题。本文将带你走进《生化危机7》的世界,一同感受那份深入骨髓的凉意与悲凉。

生化的本源是什么?除了四次元道具箱,紧张的弹药和被玩烂的生存恐怖梗,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充满阴谋论和悲凉基调的故事。而7恰恰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不能说完美无缺,但至少那种仔细想想有种深入骨髓的凉意的故事,是很让我满意的。

仔细回忆一下,从1开始的洋馆,2,3的浣熊市,都有那么几个极为悲凉的身世的角色,比如非常典型的威廉。而生化本身的故事充满了阴谋论,官商勾结,政府黑幕,制药公司黑幕,这些事,本身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化之所以魅力大,除了角色,贴近生活的故事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生化就将这种故事模式抛弃了,4的确是非常经典,但它的故事令我无法直视,三上的确是个好的制作者,但绝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尤其是安布雷拉倒台,居然就一笔带过,之后彻底贯彻以4为核心的套路,高举个人英雄主义的政治正确彻底取代了之前的阴谋论和暗黑风格,彻底贯彻美帝那一套拯救世界于水火的套路,让生化跻身世界一线大作的同时,傲娇的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

于是我们看到了5的飞跃,好玩,大场面,追车,爆炸,火箭筒,比轮船都大的boss,6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而且发扬光大,说是使命召唤的僵尸模式的超豪华版本都可以,但我在玩的时候,让我对生化危机这一品牌略感陌生了,尤其是6,他有熟悉的角色,有病毒有变异有怪物,但却不是我熟悉的生化危机,因为boss的变异越来越没有逻辑,变得比自身大几十倍的变异让我略感尴尬,有种为了打而打的感觉,主角的光环让我越来越不敢相信他们只是特工,而让我感觉他们是爱丽丝附身了,只差一个眼神杀死你的豪爽,而病毒这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早就被遗忘到九霄云外,病毒只是为了给玩家提高游戏性的借口而已了。

所以生7最让我满意的,无非是将“病毒”这个从来不说话,但永远都是主角的角色重回舞台中心,生化病毒从来不是让人打着好玩的,而是实实在在要让人感到害怕的。本作中的怪物,虽然种类很少,杂兵估计都是所谓a类的报废品,不知是因为预算还是其他原因,bc类的变种几乎没有,这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但在本作的故事中,没有出现6的那种可以用超级变换形态的boss实在是很好的进步,被病毒感染的有机体,很大程度上就是恶心且只有生存本能的,他们不会说话更不会拿着真枪实弹和你对干。而心灵控制,以及老丈人一家的形态变化,本作中都有比较清晰的逻辑和解释,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这个病毒是处于逻辑中而并非是毫无可能的。

本作的故事可谓是十年来生化的故事之最,除去启示录之类的外传,7的故事可能是这么多年来正传里最精彩的,简单,但是清晰明了,从各种日记文件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贝壳一家如何从善良的一家变成了杀人狂。

贝壳一家其实心底很善良,生活很悠闲,年轻的他曾经加入海军,退休后和家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的妻子玛格丽特也是一个心底善良且极其注重家庭的女人,虽然有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儿子和离经叛道的女儿,他们一家依然还是活的很幸福。直到油轮被毁,他们的生活也彻底步入了地狱,好心的他们把米亚和伊芙琳救出,却万万想不到把自己给害死了,游戏中我们被他们各种追着打,而知道了来龙去脉,对贝壳一家,让人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悲情。贝壳一家有错吗?明明是救人,做好事,却变成了非人的怪物,想必上帝也在为他们惋惜吧。

伊芙琳看起来是最大的反派,实则是本作中最可怜的人物,从小被各种测试的她没有童年,没有家人,极度渴望家庭的她却毁了一个真正的幸福的家庭,然而这是伊芙琳的错吗?在被注射了e血清后的她,承受了到老都还是没有一个家的刑罚,流着两行血泪说“为什么你们都那么讨厌我?”这句话一说,我们真的还那么讨厌她?

相比好结局,我认为坏结局更能给故事平添几分悲凉。到了最后,妻子依然为了保护自己而死,尽管自己给佐伊注射了血清,如果没有所谓的好结局,我相信生化7的故事就更为出彩了。

从8岁和我哥玩生化123,到初中自己天天跑游戏店玩生化4,到高中的5,大学的6,现在马上大学毕业玩7,生化陪伴我走过了14年的时光,在这里我想问一句,什么才是生化危机?456代的身手矫健的特工和变态到无以复加的病毒固然是生化危机,但这些毕竟还是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作为平凡人我们无法去感受。而7的故事,恰恰以平凡人为视角,没有矫健的身手,没有逆天的主角光环,然而给我的映像要比前几部深的多?为什么?因为7除了给人营造恐怖感,还有故事的苍凉感。伊芙琳诚然过分,但她想要一个家庭这个简单的愿望都不可能实现,岂不悲哉?在最后,伊森的幻觉中,伊芙琳在饭桌上摆了很大的娃娃,期望着和家人好好的吃顿饭,可这也永远无法实现。

说真的,456里的特工人生离我们还是太过遥远,而在7里,我们实打实体会到了生化危机对于普通人的影响,没有高大全的英雄,将视角对准普通人,最能让人感受颇深。生化武器并非空穴来风,二战时的细菌战不就是生物武器吗?

在7里,阴谋论和普通人的无力感,做的非常的好,在bow面前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的慌张和拿到枪后的安心,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的心里历程,而贝克和伊芙琳,他们从另一个角度也只是普通人,甚至伊森,米亚,他们没有什么拯救世界的远大理想,只有和自己家人好好在一起活下去的愿望。还有为了战争利益不顾人民死活的zf和安布雷拉,不就是我们现实世界霸权主义的象征吗?

7里,没有使命召唤那般大场面,没有英雄,然而就是在脱离了这些之后,生化危机给我们奉上了一个极为严肃且悲凉的故事,以至于通关以后我想的最多的依然是贝克一家人和伊芙琳,而并非是二周目能够收集什么。这个故事,充满了人生的无可奈何,和妻子的生死别离,到贝克希望伊森能够救救他的家庭,再到伊芙琳对于家庭的强烈渴望,这些,不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吗?我们在生活中那些可望不可即的东西,永远也无法得到的东西,不就是伊芙琳的变化版本吗?而有些人像伊芙琳一样采取极端手段,得到的却是自己身败名裂,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迄今为止生7与456最不同的一点是,你每打一个boss,你都会想着他(她)的遭遇,在厌恶的同时,心里又有那么几分悲凉与怜悯。

你不会为电影版里的任何人感到怜悯或者叫好,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空洞,乏味的。你不会为6里面的里昂和艾达的恋情感到揪心,因为你知道这只是娱乐,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然而你会为最后生还者里大叔为了萝莉拼命杀了所有研究人员而哭,这就是普通人的情感,这才是贴近现实。生化危机,远不是特工和想毁灭世界的神经病才会遇到,他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而贝克一家的悲剧和伊芙琳的悲剧,恰恰证明了人生的不可控和悲凉。